钝齿长桨蟹[暂]Thranita crenat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Ecdysozoa / 蜕皮动物总门Arthropoda / 节肢动物门Crustacea / 甲壳亚门Malacostraca / 软甲纲Eumalacostraca / 真软甲亚纲Eucarida / 真虾总目Decapoda / 十足目Pleocyemata / 腹胚亚目Brachyura / 短尾下目Eubrachyura / 真短尾派Heterotremata / 异孔亚派Portunoidea / 梭子蟹总科Portunidae / 梭子蟹科Thalamitinae / 短桨蟹亚科Thranita / 长桨蟹属Thranita crenata / 钝齿长桨蟹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十足目>梭子蟹科>长桨蟹属>钝齿长桨蟹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Thranita crenata没有正式的中文名,暂译为钝齿长桨蟹,旧学名Thalamita crenata/钝齿短桨蟹。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Pleocyemata/腹胚亚目虾类的通用描述。   腹胚亚目是1963年由马丁·布尔肯罗德(Martin Burkenroad)提出的。通过引入腹胚亚目,布尔肯罗德使用单系群的Dendrobranchiata/枝鳃亚目(明虾)腹胚亚目取代了过去分类中的爬行亚目游泳亚目腹胚亚目目包括了此前的爬行亚目中的所有动物以及Stenopodidea/猬虾下目Caridea/真虾下目中的所有动物,也就是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   这些物种共同的特点是有育卵的行为,而明虾是直接将卵释入水中。故而分类上比爬行亚目游泳亚目的分类更为清晰。   这些物种多数可供食用,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头胸甲宽度为长度的1.5—1.6倍;表面稍隆起,覆有细毛或光滑,仅额与眼窝区后面、前侧齿基部附近以及各条隆脊之前覆有细毛;前半部具通常的几对隆脊:额脊模糊可辨,侧胃脊相距较宽,中胃脊不间断,后胃脊相隔,前鳃脊稍弯曲;后半部无隆脊。额分6叶(或有4叶的),中央1对最宽呈方形,第1侧叶内侧缘倾斜,第2侧叶前缘钝圆,稍小于内侧2叶。眼窝稍隆起,边缘具2缺刻;内眼窝齿宽、拱曲;腹眼窝缘具1缺刻,其内角突出,钝齿形。前侧缘分5齿,第1齿最大,侧缘略内凹,末齿最小,居中3齿约等大。   第2触角基节很宽,表面的隆脊上具低平的颗粒突起。口前板两侧的隆起面上密布小的颗粒。   第3颚足座节长略为宽的1.5倍:长节外末角圆钝,稍突出。外肢宽度大于座节宽度的1/2°   螯足粗壮,不等称。长节内缘具3或4大刺,刺间或有1—2小刺,前后表面具细微的颗粒:腕节表面除背面近末部略具颗粒外较为光滑,内末角具1壮刺,外侧面具3小刺:掌节粗壮,除外侧面上部与内侧面后基部具颗粒外表面光滑,背面具5刺,内表面、外表面光滑,外表面近腹缘具1光滑隆脊。   步足长、后末角钝圆,指节稍窄于前节。游泳足前节后缘末半部具锯齿。   雄性第1腹肢较粗壮,平缓地向末端趋窄,末部稍弯曲,末端稍呈匙状,外侧缘具12—13根刚毛。   雄性腹部塔形,第3—第5节愈合,节缝稍可辨,第仁第5节不具隆脊,第6节的宽度明显地大于长度,两侧缘大部分平行,仅末部略靠拢,尾节锐三角形。   生境信息:生活于珊瑚礁或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中。   国外分布:韩国,日本(包括琉球群岛),澳大利亚,土阿莫土群岛,汤加,夏威夷,菲律宾,马来半岛,新加坡,泰国,印度,巴基斯坦,波斯湾,红海,马达加斯加,南非。   国内分布: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西沙群岛;。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 Tien(1969)描述的来自广东的新种Tha1amitakotoensis,除头胸甲的中、后胃脊形状有些差异外,所有的特征均与Tha1amita crenata(Latreille)相同。Tien(1969)的描述源自单一的雄性标本,这种差异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粗壮的螯足,膨大的掌节,掌节外侧面仅有1条隆脊是本种可资鉴别的一个突出的特征。Dana(1852)描述的Tha1amita crenata标本,螯足掌节外侧面多于1条隆脊,因此不是本种。Takeda和Schimazaki(1974)认为,T.crenata Dana,1852应该是T. danae Stimpson.1858。我们同意这个判断。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