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标签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Pleocyemata/腹胚亚目虾类的通用描述。
腹胚亚目是1963年由马丁·布尔肯罗德(Martin Burkenroad)提出的。通过引入腹胚亚目,布尔肯罗德使用单系群的Dendrobranchiata/枝鳃亚目(明虾)和腹胚亚目取代了过去分类中的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腹胚亚目目包括了此前的爬行亚目中的所有动物以及Stenopodidea/猬虾下目和Caridea/真虾下目中的所有动物,也就是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
这些物种共同的特点是有育卵的行为,而明虾是直接将卵释入水中。故而分类上比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的分类更为清晰。
这些物种多数可供食用,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5倍,表面密具短毛和颗粒隆脊。额脊短,不明显,仅为成堆颗粒:侧胃脊长,为间断的、成列的颗粒;中胃脊直,中间间断宽;后胃脊直,中部间断;前鳃脊呈波状,与前侧缘末齿相连,内侧在颈沟处间断;心区和中鳃区各具2对隆脊。额具6叶:中央叶圆,位置较低,第1侧叶宽而扁平,几乎为中央叶的2倍,侧叶圆,三角形,略大于中央叶的一半。包括外眼窝齿在内,前侧缘共具5锐齿,大小从前向后递减,但第5齿长于第4齿;第1齿具附加小齿。后侧缘长,近中部具1突起;后缘呈弧形。
第2触角基节很短,具1弯曲的圆形颗粒脊。
第3颚足长节长宽相等,外末角很突出:座节粗短,长约为宽的1.4倍;须瘦长。
螯足粗壮,不对称,右螯大于左螯;长节前缘具3刺;腕节具3刺,内末角刺粗壮;掌部背面覆有颗粒,具5刺,背面内侧隆脊不明显,代之为成列颗粒,外侧面有2条相似的隆脊,腹面与内侧面光滑;指短于掌,内缘有钝齿。
游泳足长节长约为宽的2.5倍,后缘近末端具1刺,掌节后缘具5—10枚小刺。
雄性腹部分为5节(第3—第5节愈合):第6节宽大于长,两侧缘呈微弧形;尾节三角形,宽大于长。
雄性第1腹肢弯曲,呈镰刀状;末端不膨大,具斜角开口,颈部外侧末半部具较长刚毛一直延伸至末端;内侧末半部具短毛列。
生境信息:栖息于浅水,水深25—73 m,砂质泥底。
国外分布: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非洲东岸。
国内分布: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