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Ophichthus lithinus/石蛇鳗旧学名Ophichthus evermanni/艾氏蛇鳗,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艾氏蛇鳗。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Anguilliformes/鳗鲡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约800种。类似蛇形,最长达4米,腹鳍退化,部分种类无胸鳍。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全长为头长的10.1-11.6倍;全长为鳃孔位体高的34.0-38.7倍;全长为躯干长的2.5-2.6倍。从眼后方项部起到尾部,沿着体背侧,披覆着宽窄不等下垂的鞍状斑块;头部感觉孔明显;前鼻孔为管状,后有一肉质突起;背鳍起点约于胸鳍中端,背、臀鳍于近尾端处略高扬;平均脊椎骨组成:11-67-150,总脊椎骨数为149-150。本种系由 Jordan and Rechardson 两位学者于1909年,在打狗港(今高雄港)附近的市集购得两尾标本而命名之,亦是首次以台湾为模式地发表的新种蛇鳗。另外,本种体背侧所覆的斑纹,与另外一种须唇短体蛇鳗 (Brachysomophis cirrocheilos) 极为相似,而经常被误鉴;这两种一般可借由唇部是否有须以及头部侧面观的外形,来加以区别之。
栖息生态:大多潜居于浅海域10-50米深之沙泥底。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部,包括台湾东部、南部及澎湖等海域。
渔业利用:本种产量不多,多为底拖网或底延绳钓渔法所捕获,渔业利用价值不高,多作下杂鱼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