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Anguilliformes/鳗鲡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约800种。类似蛇形,最长达4米,腹鳍退化,部分种类无胸鳍。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分布状况:本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之温、热带沿岸海域,其中少数几种可进入淡水域生活,包括产于西太平洋种的四种粗犁鳗属(Lamnostoma)鱼种可发现于淡水域,而明蛇鳗属(Dalophis)则仅分布于非洲淡水域。中国台湾地区蛇鳗科计有鱼种70种。
形态特征:体细长,尾部稍侧扁;尾端硬或肉质,末端尖。头较小,呈钝锥状;吻尖形。口裂大,后缘达眼的下方或稍后。眼小。前鼻孔短管状或有瓣膜,位于上唇边缘或吻端的腹面,后鼻孔位于上唇边缘。具舌。鳃孔位体中央下方或无。齿尖锐,锥状或颗粒状,排列方式多样。背鳍与臀鳍不被覆有厚皮,且不相连,少数几种则有但不明显;胸鳍有或无;尾鳍无或不明显。全世界计2亚科,包括蛇鳗亚科( Ophichthinae )和油鳗亚科 (Myrophinae),共约52属,超过290种(Nelson, 2006),台湾至少纪录2亚科20属69种。
生态描述:为常见之鱼种,主要栖息沿岸砂地或礁砂混合地的海域,少数种类为淡水种。常埋身于砂中,伺机捕食猎物及躲避大鱼的掠食。属肉食性,以小鱼、蟹及虾等为主食。有些种类之体色会模拟海蛇的体色,如竹节蛇鳗(Myrichthys colubrinus)与半环平盖蛇鳗(Leiuranus emicinctus),但可由蛇鳗本身不具有鳞片及非扁形尾等两大特徵加以区分;有些种类一致为黄褐色或土黄色,可以使自己融入环境中,也是一种伪装欺敌的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