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嵴塘鳢Butis koilomatodon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Gobiaria / 鰕虎鱼总目Gobiiformes / 鰕虎目Gobioidei / 鰕虎亚目Butidae / 嵴塘鳢科Butis / 嵴塘鳢属Butis koilomatodon / 锯嵴塘鳢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鰕虎目>嵴塘鳢科>嵴塘鳢属>锯嵴塘鳢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Butidae/嵴塘鳢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淡水汽水及海水中均有,大型物种如Oxyeleotris marmorata/云斑尖塘鳢(笋壳鱼)可食用。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第1背鳍:Ⅵ;第2背鳍:Ⅰ/ 8~9。臀鳍:Ⅰ/7~8;胸鳍:20~22;腹鳍:Ⅰ/5;尾鳍:15~16。纵列鳞 28~31;横列鳞 8~9;背鳍前鳞 12~13。鳃耙 4~5+7。体长为体高的3.4~3.7倍;为头长的3.3~3.5倍。头长为吻长的3.5~4.7倍;为眼径的4.5~4.9倍;眼间距的4.6~5.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2~2.6倍。体延长,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侧扁。背缘、腹缘微微隆起,尾柄较长且高。头中大,较短且圆,前端略为平扁;头后高而侧扁,其头宽小于头高。吻短,圆钝,吻背面圆凸,吻端稍低于眼睛下缘。吻长约等于、稍小于眼径,约为眼径的0.9倍。吻侧各具有2行骨质棘。眼中大,上位,稍微突出,眼睛上缘邻近头缘。两眼间隔甚窄,中间微凹,间距稍小于眼径,约为眼径的0.9倍。眼睛的上缘和后缘具有半环形的锯齿状骨棘。鼻孔每侧两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后鼻孔小,无鼻管,在眼前方。口中大,前上位,口裂向后延伸至对应于眼睛中位。上、下颌齿状细尖,多行,上颌外列齿较大;锄骨无齿。唇厚。舌窄,游离。鳃孔宽大,向前向下延伸至对应于眼位。前鳃盖骨后缘光滑无棘。鳃盖骨上方具有一横沟。鳃被架6根。鱼体具大型栉鳞;脸颊、鳃盖部位以及眼后背侧的栉鳞较小。胸部与腹部则披有圆鳞。而吻部和下颚面则无鳞片。无侧线。背鳍2个:第1背鳍起于胸鳍基部稍后上方,后端不延伸至第2背鳍;第2背鳍较长,平放时不延伸至尾鳍基部。臀鳍起点与第2背鳍相对。胸鳍呈宽圆、扇形,中侧位,胸鳍长约等于头长。左、右腹鳍靠近,但不相连、愈合,腹鳍末端不会至肛门。尾鳍长圆形。头部及体测为黄褐色,腹侧浅色,体侧有6条暗色横带,有时横带会不明显;眼下方及眼后下方常具有2~3条辐射状灰黑色的条纹。背鳍及臀鳍为灰黑色,具浅色条纹;腹鳍黑色;尾鳍深灰色。   栖息生态:暖水性近岸小型底栖性鱼类,多半栖息于河口、红树林湿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质的栖地中,同时也被发现于栖息于海滨礁石或退潮后残存的小水洼中。通常行穴居生活,属于底栖性鱼类,多半在夜间出来觅食,以摄食小鱼及甲壳类等为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海域,由莫三比克的 Delagoa 湾与马达加斯加,西至中国与菲律宾、台湾及澳洲等。 台湾分布于西部、北部及西南部九等海域。   渔业利用:小型鱼类,不具食用经济性。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