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乌贼Sepia latimanu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Lophotrochozoa / 冠轮动物总门Mollusca / 软体动物门Cephalopoda / 头足纲Coleoidea / 蛸亚纲Neocoleoidea / 新蛸下纲Decapodiformes / 十腕总目Sepiida / 乌贼目Sepiina / 乌贼亚目Sepioidea / 乌贼总科Sepiidae / 乌贼科Sepia / 乌贼属Sepia latimanus / 白斑乌贼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乌贼目>乌贼科>乌贼属>白斑乌贼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有市售
中国有分布
具食用价值
简介
  Sepia latimanus/白斑乌贼台译宽腕乌贼,常见的名称还有海归墨鱼、花斑墨鱼。   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暖水域以及珊瑚礁周围海域。   详细资料待补充。
催更
排行榜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形态特征 胴部盾形,胴长约为胴宽的2倍;胴背中央区具很多大小相间的灰白色斑,两侧区具一些短横条纹,附近杂有一些粗色素斑。肉鳍较宽,最大宽度略小于胴宽的四分之一,位于胴部两侧全缘,在后端分离。无柄腕长度略有差异,腕式一般为4>3>2>1,吸盘4行,各腕吸盘大小相近,角质环具齿或不具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全腕中部的吸盘骤然变小并稀疏;触腕穗肾形,约为全腕长度的六分之一,边膜较宽,吸盘6、7行,大小不等,中央者大,其中4、5个特大,其角质环不具齿,小吸盘角质环具齿或不具齿。内壳椭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5倍,背面具同心环状排列的石灰质颗粒,纵肋平而不显,腹面的横纹面呈狭圆弧形,中央有1条浅沟,壳的后端骨针粗壮。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500毫米。   标本测量 ♀   头长:50毫米,头宽:70毫米。   胴背长:260毫米,胴腹长:230毫米,胴宽:135毫米。   鳍宽:30毫米。   腕长:第1对腕75毫米,第2对腕85毫米,第3对腕90毫米,第4对腕100毫米。   触腕长:250毫米,触腕穗长:40毫米。   生物学:生物学特性 暖水性强,在珊瑚礁周围海域集群较多。春季从深水区游向浅水区交配、产卵。卵子较大,孵化前的卵子长径约30-40毫米,短径约20-25毫米,略呈葡萄状,一端较突,另一端为分叉柄,卵膜与金乌贼同,为奶油色型,半透明;卵子分批成熟,单个产出,多扎附于柳珊瑚、马尾藻或细枝、细绳上。在南海,常与拟目乌贼和虎斑乌贼栖居一起。   国外分布:日本群岛南部,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印度东海岸。   国内分布:地理分布 南海。   经济意义:经济意义 本种是乌贼科中体型最大者,最大体重可达7公斤,肉厚而鲜美,群体较密,为南海中的经济头足类,拖网捕获较多,中国广东近海的年产量约为数百吨。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 Sasaki (1929)在中国的台湾南部海域记录了与本种外形酷似的Sepia formosana Berry。经我们核查,Sasaki所描述的Sepia formosana Berry (1912a)根据采自中国台湾海域的标本所建立的Sepia formosana:前者内壳的横纹面为狭圆弧形,纵肋平而不显;后者内壳的横纹面为宽圆弧形,纵肋突而明显。Sasaki所描述的Sepia for-mosana,基本形态却与本种一致,仅触腕穗小吸盘具钝头小齿,同时,Sasaki对腕吸盘角质环和触腕穗大吸盘角质环的结构描述,还与其图示不一致,因此,Sasaki所记录的Sepia formosana,可能就是Sepia latimanus。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