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Ranina ranina/蛙蟹常见的名称还有旭蟹。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Pleocyemata/腹胚亚目虾类的通用描述。
腹胚亚目是1963年由马丁·布尔肯罗德(Martin Burkenroad)提出的。通过引入腹胚亚目,布尔肯罗德使用单系群的Dendrobranchiata/枝鳃亚目(明虾)和腹胚亚目取代了过去分类中的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腹胚亚目目包括了此前的爬行亚目中的所有动物以及Stenopodidea/猬虾下目和Caridea/真虾下目中的所有动物,也就是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
这些物种共同的特点是有育卵的行为,而明虾是直接将卵释入水中。故而分类上比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的分类更为清晰。
这些物种多数可供食用,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头胸甲呈蛙形,长大于宽,前2/3宽,后1/3窄,背部甚隆,密具鳞片状刺。额分3齿,中齿大,呈三角形,侧齿小。上眼窝缘也呈三角形,外眼窝齿有3锐齿(年幼个体则为单齿),下眼窝齿小而明显。第2触角基节大,鞭很小,眼柄分3节:第1节斜指,第2节横卧,末节长,斜向外方,角膜大。前侧缘具两个宽齿叶,每叶又分为3齿(年幼个体均为单齿)。后侧缘无齿,并向后逐渐收敛,边缘呈锯齿状,后缘平直。
第3颚足很大,外肢内、外缘弯曲,末端钝圆形,其长度仅抵长节的基部,长节宽而短于座节,呈菜刀状,腹面基部2/3处的两侧有细沟,沟的末端会合,背面中部隆起,外缘末半部向内角收敛呈三角形突出,表面有鳞片状颗粒。长节内缘基部2/3处有小缺刻,缺刻下有一条纵沟,末3节纵折沟内。座节末部宽于基部,末端中部有深缺刻,内、外末角突出,近两边缘有不明显的细沟,表面很光滑。
螯足粗壮,对称。长节内侧面光滑,外侧面稍隆起,基半部除斜行颗粒脊及毛外,表面光滑;末半部表面粗壮,有一些短的横、斜行颗粒脊。腕节末端并列两个锐齿,背面及外侧面有不规则的鳞片状小刺;内侧面光滑。掌节十分扁平,背缘具两枚锐刺,前、后排列,以后者较大,内侧面有不明显的鳞状齿,显得光滑;外侧面密具鳞片状小刺,腹缘有5枚三角形齿,大小以第1枚为最大,依次渐小,可动指的背缘有一大刺及几枚小刺,内缘有5枚钝齿,不动指内缘具7枚三角形钝齿。
各对步足的各节表面光滑,指节均呈铲状:第3对长节粗短,腕节宽扁,前缘薄而锐,最大宽度等于后缘的长度,掌节宽而短,宽为长的两倍多;末对步足长节粗短,前缘及附近表面和后缘均有鳞片状小刺,腕节和掌节宽扁,前缘甚长,后缘短,外侧面上部有鳞片状小刺,下部较光滑,指节扁平。
雄性腹部除第1节后缘有鳞状颗粒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共分7节:第1节呈梯形,两侧缘内凹;第2节前宽后窄,两个外末角向外突出;第6节末缘两端突出,尾节恰好嵌入其中,尾节呈心形。雌性腹部呈长卵圆形,分为7节,各节表面除第1节基部具一横列鳞状颗粒齿外,其余均光滑:第1节窄于第2、3、4、5节,仅宽于第6节,第1节宽为长的3.7倍,两侧中部向内凹,第4至第6节的两侧有宽的浅沟,中部隆起,第6节略呈半圆形,但中部两侧深凹,尾节小,呈钝三角形,宽大于长。
雄性第1腹肢基部粗壮,中部有长羽状毛,逐渐向末端收窄,末端分背、腹两叶,每叶呈鸡冠状突起,边缘薄,末端指向外方。第2腹肢基半部较末半部粗壮,末端有一个长针状的角质突起。
标本测量(mm)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
♂ 146.0 125.5
♂ 123.0 112.0
♀ 99.0 85.0
♀ 69.2 58.0。
生境信息:为暖水性种,广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东西两岸热带海和亚热带海,它在我国南部沿海分布较普遍。栖息在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营附着生活,多以足丝附着在岩石、石块和珊瑚礁等物体上。春季至秋季生殖腺成熟。由于它的贝壳表面较粗糙,常有许多生物附着,如牡蛎、苔藓虫、多毛类及腔肠动物等,这些动物若大量附着,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海拔范围:栖息于水深50m以内的浅海砂底。
国外分布:日本,韩国,夏威夷群岛,毛里求斯,溜尼汪,东非,南非。
国内分布:东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