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Reptilia / 爬行纲Anapsida / 无孔亚纲Testudines / 龟鳖目Cryptodira / 曲颈龟亚目Eucryptodira / 真曲颈龟下目Pantrionychia / 泛鳖小目Trionychia / 鳖总科Trionychidae / 鳖科Trionychinae / 鳖亚科Pelodiscus / 中华鳖属Pelodiscus sinensis / 中华鳖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鳖科-鳖亚科>中华鳖属>中华鳖
特性标签
淡水环境
具食用价值
中国有分布
可人工繁殖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Testudines/龟鳖目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包含海龟与陆龟,接近300个种。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鉴别特征:淡水生。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吻端具肉质吻突,吻突长,约与眼径相等。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腹部可有7个胼胝体。   形态描述:依据浙江、上海的3雌1雄及上海的6号幼体标本描述。   体中等。成体背盘长192.0一345.0毫米,宽138.8—256.0毫米。87C003号雌体重达4.25千克,826005号雌体重达3.62千克。   头中等大,前端瘦削。吻长,形成肉质吻突,鼻孔位于吻突端。眼小,瞳孔圆形。吻突长于或等于眼间距,等于或略短于眼径。耳孔不显。两颚有肉质唇及宽厚的唇褶,唇褶分别朝上下翻褶。颈长,颈背有横行皱褶而无显著瘰粒。   背盘卵圆形,后缘圆,其上无角质盾片,而被覆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盘前缘向后翻褶,光滑而有断痕,呈一列扁平疣状。正对颈项中线,骈列二枚平瘰粒。背盘中央有棱脊,脊侧略凹,呈浅沟状。盘面有小瘰粒组成的纵棱,每侧7—10余条,近脊部略与体轴平行,近外侧者呈弧形,与盘缘走向一致。骨质背板后的软甲部分有大而扁平的棘状疣,疣之末端尖出,游离。   腹甲平坦光滑,可具7块胼胝,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腹甲后叶短小。   四肢较扁。第五指、趾外侧缘膜发达,向上伸展至肘、膝部,形成一侧游离的肤褶。其宽可达10毫米。前臂前缘有4条横向扩大的扁长条角质肤褶,宽约10一22毫米,排列略呈品字形。胫跗后缘亦有一横向扩大的角质肤褶。指、趾均具3爪,满蹼。   体背青灰色、黄橄榄色或橄榄色。腹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灰黑色排列规则的斑块。幼体裙边有黑色具浅色镶边的圆斑,腹部有对称的淡灰色斑点。颚与头侧有青白间杂的虫样饰纹。   幼体背部隆起较高,脊棱明显。   雌鳖尾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形较厚。雄鳖尾长,尾基粗,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形较薄。   大小:体中等。成体背盘长192.0一345.0毫米,宽138.8—256.0毫米。87C003号雌体重达4.25千克,826005号雌体重达3.62千克。   生活习性: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喜晒太阳或乘凉风。   繁殖特征:每年4—8月为繁殖期。此时气温在20℃以上。雌雄鳖在水中经发情追逐后,大多在夜里上岸交配。5—8月产卵。盛期为6—7月。产卵多在前半夜进行。雌龟选择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有遮蔽的地方,以后肢挖一个口小底大,深约10厘米的坑穴,产卵其中。产毕,用泥沙覆盖。甚至还在产卵坑穴旁另挖一两个小坑,以惑敌害。产卵数依鳖体大小而异。通常首次产卵仅4—6枚。体重在500克以上的雌鳖可产卵24—30枚。最多一次可产近40枚。老年鳖的产卵数则明显减少。雌鳖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4次。卵球形,乳白色,卵径15—20毫米,重8—9克。卵在自然温度下约经二个月孵化。刚孵化的稚鳖背甲长约3厘米。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越南。   国内分布:除宁夏、新疆、青海及西藏未见报道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尤以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及河南等省产量较大。   经济意义:我国普遍把鳖作为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鳖肉鲜美,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   鳖甲是传统的中药材,其成分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及碘等。有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腰痛、症瘕经闭及肋下坚硬等症。凡虚而无热,胃弱呕哕、脾弱泄泻及孕妇忌用。鳖头干制入药称“鳖首”,可治脱肛、漏疮等。用活鳖、鳖甲或鳖甲胶做原料配制的中成药有二龙膏、乌鸡白凤丸、化症回生丹、史国公酒、鳖甲煎丸等。由于鳖具有较大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全国各地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通过提供丰富的饵料,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使鳖不进入冬眠,以及科学和工厂化的饲养,鳖的繁殖率、孵化率都大大提高,稚鳖经过一年多的生长即可重达500克左右,使鳖这一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   其它信息:66-71。   经济价值:我国普遍把鳖作为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鳖肉鲜美,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   鳖甲是传统的中药材,其成分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及碘等。有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腰痛、症瘕经闭及肋下坚硬等症。凡虚而无热,胃弱呕哕、脾弱泄泻及孕妇忌用。鳖头干制入药称“鳖首”,可治脱肛、漏疮等。用活鳖、鳖甲或鳖甲胶做原料配制的中成药有二龙膏、乌鸡白凤丸、化症回生丹、史国公酒、鳖甲煎丸等。由于鳖具有较大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全国各地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通过提供丰富的饵料,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使鳖不进入冬眠,以及科学和工厂化的饲养,鳖的繁殖率、孵化率都大大提高,稚鳖经过一年多的生长即可重达500克左右,使鳖这一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