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Artiodactyla/偶蹄目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约220种。90%的现存有蹄动物都属此目。以Bovoidea/牛总科最为繁盛。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形态 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雌性最大体长达7.70 m,雄性体长达9 m。1头体长6.70 m的雌性重3.8 t,而1头体长6.75 m的雄性重5.5 t。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 m,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不及0.7 m。头部略带圆,具有不明显的喙。椭圆形的鳍肢位于体全长的前1/4处。雄性的鳍肢长可达体全长的20%,雌性的达11%~13%。尾叶宽可超过体全长的1/5。体背面黑色,在背鳍后方有1个浅灰色的鞍斑。下颌及从下颌前端到尿殖区的体腹面白色。有1个白色的叶状斑从尿殖区向上伸到背鳍后的体侧。尾叶的腹面白色或浅灰色,可能具黑色边缘。在每侧眼的后上方各有1个白色椭圆形斑。鞍斑在年幼时不明显,性成熟后更显著。
成体头骨的髁基长可达1000 mm。在眶前凹前方过两前颌骨的宽小于吻突宽。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侧都有10~12枚齿,其横切面呈椭圆形,齿尖向内和向后。在一些较老的个体,齿常被磨蚀或溃烂损坏。
椎式:C7,T11~13,L10~12,Ca20~24=50~54.。
鉴别特征:鉴别特征 虎鲸是鲸类中最容易鉴定的种类之一。高而直立的背鳍与身体黑、白两色的色斑都是虎鲸的识别特征。雌性的背鳍高小于0.7 m,雄性的背鳍高可达1.8 m。雄性成体的背鳍趋于三角形或甚至以各种角度前倾。头部略带圆,喙很短而且不明显。鳍肢大而呈椭圆形,在雄鲸可达2 m长。
生物学:虎鲸可在两半球从冰缘到赤道的所有海洋中见到,但在近岸水域及高
纬度海区更多。虎鲸通常结成40头以下的小群。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在台湾省花莲沿岸的考察中,观察到由6头组成的一个虎鲸群,有1头成年雄性大虎鲸,1头仔鲸,4头雌性或雄性亚成体(Yang et al.1999)。在日本沿岸,群的平均大小为6头(Kasuya,1971)。在南极,约一半的群有5~1O头虎鲸,但也观察到达到100头的群(Mikhalev et al.,1981)。在东北太平洋美国的华盛顿州到阿拉斯加州所作的研究区分出虎鲸的两个类型,分别称为定居者和流动者(Bigg et al.,1990)。两者同域分布,它们的生态学、行为、体色和外形都有一些差异。至少在美国华盛顿州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定居者主要是食鱼者,而流动者大多以海洋哺乳动物为食。但也观察到定居者捕食海兽以及流动者摄食鱼类。
虎鲸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数在5~7月间进行交配(Nishiwaki,1972)。在东北太平洋,它们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间产仔(Olesiuk et al.,1990)。雄性性成熟体长5.2~6.2 m,雌性性成熟体长4.6~5.4 m(Perrin and Reilly,1984)。雌性在11~16年间生产第一个可存活的仔鲸,在北太平洋记录的最小的新生仔鲸长2.28 m。产仔间隔约5年。雌性约在40龄时停止产仔,其后生殖期平均约10年,可延长到30年以上。平均寿命估计达80~90年。雄性约在15龄达性成熟,平均寿命约29年,最大寿命约50~60年。
虎鲸的食物包括鱼类、其他鲸类、鳍足类、海獭类、鸟类、爬行类和头足类。在南极采集的虎鲸的362个胃中,217个含有鱼类,75个含有小须鲸的残余,35个含有鳍足类,35个含有头足类(Ivashin,1981)。
已知有吸虫类、绦虫类和线虫类的体内寄生物和藤壶类的偏利共生物。
染色体组2n=44,12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8条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条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8条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Arnason et al.,1980;Arnason,1981)。
历史上,虎鲸在日本、挪威、和前苏联曾是直接捕猎的对象。现已没有直接捕猎虎鲸的渔业。20世纪60年代水族馆中虎鲸表演的兴起,促使活捕虎鲸的渔业迅速发展。近年来,虎鲸饲养下繁殖技术的发展,活捕的需求已经下降。海上石油泄漏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染对虎鲸的健康构成了一些威胁,海上交通对虎鲸猎物的干扰则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在南极估计有70 000头虎鲸,对其他海域的虎鲸只有一些零星的数量调查。在《2000 IUCN 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虎鲸被列为低危(LR)等级。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洋。
国内分布:渤海:辽宁(大连),黄海:辽宁(海洋岛)、山东(烟台、威海、石岛、青岛),东海:浙江(舟山群岛)、台湾(屏东、高雄)、台湾东岸海区(花莲、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