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瓮鳐Okamejei boesemani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Chondrichthyes / 软骨鱼纲Elasmobranchii / 板鳃亚纲Batoidea / 鳐下纲Rajomorphii / 鳐总目Rajiformes / 鳐目Rajidae / 鳐科Okamejei / 瓮鳐属Okamejei boesemani / 鲍氏瓮鳐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鳐目>鳐科>瓮鳐属>鲍氏瓮鳐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荤食
中国有分布
IUCN易危
简介
  Okamejei boesemani/鲍氏瓮鳐常见的名称还有鲍氏鳐、鲍氏鯆魮。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ondrichthyes/软骨鱼纲鱼类的简略描述。   内骨骼由软骨组成,常钙化,无真骨组织;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盘呈菱形,体盘长为全长55.7-62.7%,吻坚硬且尖,背部头长为两眼眶距之4.81-5.39倍,背部头长为眼眶到吻之长度的67.7-71.7%;两眼眶距离与眼眶长度相当。尾部粗壮,其长度大于或小于尾前体长,尾部向后延伸后渐渐变细。尾前体长为全长之21.1-24.1%,尾长为43.6-48.8%。两背鳍大小相当,两背鳍之间距离大于第一背鳍基部长的一半,且通常少于基部长度。嘴稍呈拱形,公鱼上排牙齿约32-53列,齿尖锐;雌鱼牙较平坦,约39-52列。体盘背面具有许多刺,项棘0-4根,最多1-3根,眼眶周围的刺约3-13根,通常6-9根;两背鳍间的刺2-6根。雌雄幼鱼尾部仅一列刺,成熟雌鱼有5列,雄鱼为3列;雄鱼鼻翼及脸颊周围刺发达。背部体色呈黑褐色,吻部呈半透明;背上散布不均匀之黑色斑点,斑点聚集如花环般的花纹,花纹有时会在体盘左右对称分布。体盘腹部通常呈灰白色,浸渍标本后呈颜色较暗。   栖息生态:属近底栖息,栖息于沿岸水深约70~90公尺。   地理分布:分布于日本中部和南部、朝鲜西南部、中国黄海和东海沿海。   渔业利用:拖网渔业所混获的鱼种,较无经济价值,可提供养殖用的饲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传统经济性种类渔获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也开始有食用小型鳐种的情形发生。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