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棘瓮鳐Okamejei acutispin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Chondrichthyes / 软骨鱼纲Elasmobranchii / 板鳃亚纲Batoidea / 鳐下纲Rajomorphii / 鳐总目Rajiformes / 鳐目Rajidae / 鳐科Okamejei / 瓮鳐属Okamejei acutispina / 尖棘瓮鳐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鳐目>鳐科>瓮鳐属>尖棘瓮鳐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荤食
中国有分布
IUCN易危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ondrichthyes/软骨鱼纲鱼类的简略描述。   内骨骼由软骨组成,常钙化,无真骨组织;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盘长占全长59.5-61.2%,体盘宽67.5-69.8%。体盘长占体盘宽约87.6-88.3%,头长36.7-37.7%,吻长25.9-26.8%,两眼眶之间的宽度6.2-7.0%,两出水口间的宽度10.0-11.0%。吻长,约为两眼眶距离的三倍以上。尾长约为体盘宽2/3且超过第一背鳍起点但比吻长短。眼眶边缘的刺约6-7根,项棘1根,出水口无刺;尾上刺4或5列;第一背鳍与第二背鳍之间的空间有2根刺,尾部侧边的皱褶明显。体盘背部呈黄褐色到咖啡色,上面分布许多密集的黑棕色斑点,在靠近胸鳍底部处有黑色眼点斑纹。体盘腹部呈灰白色,边缘呈白色,感觉孔为黑色。   栖息生态:属近底栖息,栖息于沿岸水深约30~118公尺。   地理分布:分布于日本南部、中国东海、南海 与台湾周边海域皆有捕获的纪录。   渔业利用:拖网渔业所混获的鱼种,较无经济价值,可提 供养殖用的饲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传统经济性种类渔获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拖网渔业所混获的鱼种,较无经济价值,可提供养殖用的饲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传统经济性种类渔获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也开始有食用小型鳐种的情形发生。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