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Myripristis vittata/无斑锯鳞鱼台译赤鳃锯鳞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无斑大眼仔。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Holocentriformes/鳂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海域,以红色银色为主,眼大,夜行,食荤。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中等侧扁。头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纹。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颌骨前端外侧有1对颌联合齿,上颌无容纳颌联合齿的浅缺刻;颌骨、锄骨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群齿。前鳃盖骨后下角无强棘;鳃盖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强弱不一的硬棘。体被大型栉鳞;侧线完全,侧线鳞数35-38,侧线至背鳍硬棘中间点之鳞片数2.5;胸鳍腋部无小鳞片。背鳍连续,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具深凹,具硬棘X-I,软条14-15。臀鳍有硬棘 IV ,软条12-13;腹鳍硬棘 I ,软条 5-8 (通常为7) ;尾鳍深叉形。头部及身体为橙红色,各鳍亦为橙红色,无任何色带与色斑,奇鳍则具白色前缘。鳃盖膜上缺乏一条深色的横带,除了有时具ㄧ窄而较深的红色带 。
栖息生态:夜行底栖性鱼类,具群聚性,日间常成群聚于礁洞内,夜间则会游至附近沙质海底觅食,以小型甲壳类幼生为食。栖息深度多在3-80米深之水域内。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之温热带海域, 西起玛斯科林岛与塞锡尔群岛到法属玻里尼西亚与夏威夷群岛, 北至琉球群岛, 南至新加勒多尼亚。台湾分布于东部、北部、南部、绿岛、兰屿及小琉球等海域。
渔业利用:本种于北部岩礁底海域产量较丰,主要渔法为延绳钓及一支钓,无明显盛产期。由于体色鲜红,在市场上甚受欢迎。肉质细白,油烤,薰烤皆宜。唯须注意其内脏可能累积热带海鱼毒。 易淆物种无斑锯鳞鱼 - 无斑大眼仔
Myripristis vittata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鳃膜到胸鳍基部之间没有暗带,但有时具有一窄的深红色带。白边锯鳞鱼 - 白边大眼仔
Myripristis murdjan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鳃膜到胸鳍基部之间有一条暗带。黑条锯鳞鱼 - 美国大眼仔
Myripristis jacobus分布于大西洋海域。鳃膜到胸鳍基部之间有一条暗带,背鳍的外缘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