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尾海蛇
Laticauda laticaudata
生物学分类
Biota / 生物区
Neomura / 新壁总域
Eukaryota / 真核域
Animalia / 动物界
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
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
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
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
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
Reptilia / 爬行纲
Diapsida / 双孔亚纲
Squamata / 有鳞目
Serpentes / 蛇亚目
Alethinophidia / 真蛇下目
Elapidae / 眼镜蛇科
Laticaudinae / 扁尾海蛇亚科
Laticauda / 扁尾海蛇属
Laticauda laticaudata / 扁尾海蛇
中文
学名
精简
详细
…
>
有鳞目
>
眼镜蛇科
>
扁尾海蛇属
>
扁尾海蛇
特性标签
中国有分布
简介
Laticauda laticaudata/扁尾海蛇
常见的名称还有黑唇青斑海蛇、蓝唇青斑海蛇。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
Reptilia/爬行纲
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表皮厚且覆盖鳞片,可远离水边生活。属
变温动物
,代谢较低。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头颈区分不明显,体略呈圆柱形。雄性全长可达(800十95)mm。体背 蓝灰色,每间隔1.5—2枚鳞有宽约占3—4枚鳞的黑色环纹39—50个,黑色环纹沿体侧 延至腹面,约占2—3枚腹鳞;腹鳞黄色。头部黑色,头顶自鼻间鳞到额鳞前部有一马蹄形的黄色斑纹,向后延伸到前颞鳞上方。颌下有一条黄色中线。鼻孔侧位,鼻鳞由一对略呈三角形的鼻间鳞所隔;前额鳞1对;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2;上唇鳞6或7,2—2—2或2—2—3式;颔片较大,2对。背鳞平滑无棱,覆瓦状排列,中段背鳞19或21行;腹鳞宽大,235—243;肛鳞二分;尾下鳞33—47对。
大小:雄性全长可达(800十95)mm。
生物学:常栖于近河口岩礁沿岸。以小型鳗类为食。卵生。
生境信息:常栖于近河口岩礁沿岸。以小型鳗类为食。卵生。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孟加拉湾起到马来群岛沿海以及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斐济,汤加和日本琉球群岛沿海。
国内分布:福建(平潭沿海)、台湾。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