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标签淡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Annelida/环节动物门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繁殖能力强,能无性生殖,也能有性生殖。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标本采集地 江苏南京南秀村和连云港;山东济南黑虎泉;湖北武昌东湖边;四川重庆长寿县以及安徽巢湖边;吉林省吉林市郊江密峰镇;内蒙古呼和浩特、凉城和兴和;河南罗山和西峡。
形态 体狭长,略呈圆柱状,背腹稍扁平。前端钝圆,在正常体态时头部宽度小于最大体宽,中段稍后最为粗大。体长30—60mm(个别最大的长达83mm),体宽4.0—8.5mm,尾吸盘直径4.0—5.5mm。背面有5条黄白色的纵纹,以中间一条最宽和最长。黄白色纵纹又将灰绿底色分隔成6道纵纹,以背中两条最宽阔,背侧两对较细。由于背中一对灰绿纵纹的内侧缘有密集的黑褐色斑点相衬托,故而较明显。灰绿色纵纹在每节中环上较宽且色淡,因此看上去似由断续的棒状纹组成。体背侧缘及腹面均为黄白色,而在腹侧缘又各有一条很细的灰绿色纵纹。身体共有103环(亦有少2环的),第6/7和8/9环沟在腹面消失,使之成为两环,前一环构成前吸盘的后缘。各节的环数如下:第Ⅰ—Ⅲ各一环;节Ⅳ—Ⅴ各2环;节Ⅵ—Ⅶ各3环;节ⅤⅢ4环;节Ⅸ—ⅩⅩⅢ各5个相等的环,为完全体节;节ⅩⅩⅣ4环;节ⅩⅩⅤ3环;节ⅩⅩⅥ—ⅩⅩⅦ各2环。眼5对,大而明显,在节Ⅱ—Ⅵ背侧排列成弧形。前3对各占一环;第3,4对相隔一环;第4,5对相隔2环。体表感觉乳突很微小,腹面的更为低平。背、腹各有3列,大多数分布在各节的中环上,故该环称作感觉环。生殖带不显著,共占据15环(即第26—40环)。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均内陷,分别位于节Ⅺ和Ⅻ的b5/b6(即第31/32和36/37)环沟上或在其前环的后缘,彼此相间5环。阴茎细长,在固定标本上常常从雄孔中露出。肛门在第103环背中。尾吸盘碗状,朝向腹面,其背面有延伸的体背条纹。
口孔很大,口底有新月型的颚3枚,背中及两侧各一枚,其游离的角质纵嵴上各有一列锐利的细齿,齿数约55—67个。咽部有6条内纵褶,背中及腹侧各一对,其前端又同颚的内基相合并。在咽头和食道外侧有发达的唾液腺。嗉囊具有简单的侧盲囊11对,位于节Ⅹ—ⅪⅩ之内,惟前2对最小仅囊壁突出些,后面的依次增大。每对侧盲囊又分为一对大的初生侧盲囊和一对小的次生侧盲囊。最后一对侧盲囊即宽又长,向后伸至节ⅩⅩⅤ左右。精巢11对,分别位于节ⅩⅢ—ⅩⅩⅢ。精巢由输精小管通到位于腹神经索两侧的两条输精管上。输精管由后向前平行延伸而进入贮精囊的前部内侧,再由贮精囊至射精球。由射精球向里伸出射精管并在第30环处汇入精管膨腔基部,这一部分的膨腔壁上有疏松的前列腺并且较粗大。精管膨腔呈梨形,向后较窄并通过弯向腹面的阴茎囊在节Ⅻ腹神经索左侧开口向外。卵巢一对,位于节Ⅻ后侧并被包在卵巢囊内。从两卵巢中伸出的输卵管在腹中汇合成总输卵管,常常是右侧一根穿过腹神经索的下方而与左侧一根汇合。总输卵管外包有蛋白腺并在后面与狭长的阴道囊相通。阴道囊在前面节Ⅻ(第36/37环沟)腹壁开口向外。
鉴别特征:鉴征 体狭长,略呈圆柱状,背腹稍扁平。背面有5条黄白色的纵纹,以中间一条最宽和最长。黄白色纵纹又将灰绿底色隔成6道纵纹,以背中两条最宽阔,背侧两对较细。腹面两侧缘各有一条很细的灰绿色纵纹。雄性生殖孔位于第31/32环沟上,雌性生殖孔位于第36/37环沟上,两孔相隔5环。咽部有6条内纵褶,背中及腹侧各一对。阴道囊狭长。
分类讨论 梭斯(Soós,1969)将本种从医蛭属转入亚蛭属Asiaticobdella(Richardson,1969),但因本种的雌性生殖系统并无阴道管,显然与医蛭属的模式种H.medicinalis比较接近,故应归医蛭属。冈(Oka,1928)记述的台湾医蛭H.taiwana无论背面的条纹,还是腹侧的纵纹均与尖细金线蛭相同,故应为该种的同物异名而不是医蛭属的种类。
生物学:生态 日本医蛭广泛栖息于水田及其与之相通的沟渠、池塘和沼泽中,特别是常年积水或排水不良的沤田和畈心田中数量最多。在临近河边且排水方便的稻
田里,或山坡上水较少的田块中数量要少一些。而在经常大量施用生石灰的水田,靠海或通海河流两岸的稻田里,由于盐碱成分较高使其不能生存。本种即能入水游泳,又能在陆地上爬行,行动非常活泼。平时极少游动,常常停留在水边、水底或水生植物上,或钻进水边多腐植质的软泥中。在水田里多集中在四角或田边,也有钻入田梗泥土中的,亦见有爬上稻株或躲在稻丛基部的。冬季来临,每年11月底开始潜入深土中越冬,常进入排水沟中,或就地钻入比较松软的土内。
土表有一直径约2mm的圆形小洞,穴道宽约5mm,深度约为7—15cm,时有叉道通向地表,医蛭蛰伏洞底越冬。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当平均气温达到10—13℃时,开始出土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中、下旬当平均温度在13.1—15.4℃时,医蛭开始交配。通常躲在绿肥田和春花田内小水沟的土块下进行交配,这些水沟是上年晚稻收割搁田排水时开的,水深仅1.0—2.5cm,水温约为10.0—10.5℃。两条医蛭的头端方向相反,各自的雄生殖孔对着对方的雌生殖孔并通过细线状的阴茎插入对方的雌生殖孔输送精子,交配持续时间约2小时。交配后约经一个月开始产卵茧,产卵茧期在平均温度19.2—21.3℃的5月中旬到6月中、下旬。卵茧多产在田埂边或水渠边的泥土内,但必须是不干不湿又比较松软的土壤。先在土中钻成一个宽约1cm,长5—6cm,有的分2—4个叉道的斜行或垂直穴道。蛭体前端朝上停息在穴道中,环带分泌一种稀薄的粘液,由于夹杂有空气而成肥皂泡沫状,然后再分泌另一种粘液使之成为一层卵茧壁包于环带的周围。受精卵自雌孔中产出后落于茧壁和体壁间的空腔内,并分泌一种蛋白液于茧内。此后,亲体慢慢向后方蠕动退出,同时前吸盘腺体分泌的栓盖住茧前后两端的开孔。整个产茧过程历时半个多小时(图72)。卵茧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茧壁逐渐硬化,壁外的许多泡沫渐渐风干成为由五角或六角形短柱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状保护层。卵茧初形成时为甘蔗紫色。
数小时后转成枣红色,最后变成葡萄紫色。卵茧的大小(长×宽)为8.9—14.6mm×6.2—10.7mm,如果卵茧壁外面的海绵层不算,则为5.9—10.3mm× 3.9—6.1mm。卵茧产出后经16—25日即孵出幼蛭。每个卵茧中有3—22条幼蛭,多数为10条左右,早在卵茧产出后第10—13日即可透过茧壁看到内部形成的幼蛭。幼蛭多从卵茧较尖的后端小孔逸出,但必须先推开孔上的小栓,爬出之后在海绵层内盘绕一些时候。若幼蛭较多,则在2或3日内分批出来(图73)。大致在5月底至7月下旬卵茧孵出幼蛭,而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大致在21.3—32.1℃之间。刚孵出的幼蛭大小为3.7—10.4mm×0.5—2.0mm,平均为6.1mm×1.1mm。幼蛭的体形很象成体,一经孵出即能大量吸血。幼蛭生长迅速,孵化后一个月体长平均增长15mm以上。到8月中旬,20mm以上的个体已占幼蛭总数的60%,其中最大者已长达36mm。到9、10月间,幼蛭已长到与成体难以区分。医蛭的耐饥力很强,只要每半年吸一次血,就能正常生活。由于其盲囊向两侧伸展而占据了大部分体积,故而一次可吸入大量血液。医蛭以人、哺乳动物及蛙的血为食,其消化道内未发现任何蛋白质消化酶,消化作用是靠一种共生的蛭假单胞杆菌以缓慢的速度进行的。这种细菌能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并能阻止其它细菌的生存,因此饱食一次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一年吸一次血也不会饿死。虽然损伤后的医蛭生命力极强,但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差,在烈日暴晒下会死去。本种常常叮吸尖细金线蛭和湖北牛蛭的身体,能造成它们死亡。刚孵出的幼蛭能叮吸成蛭体内的血液。
国外分布: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蒙古。
国内分布:北起东北各省和内蒙古,西至四川和甘肃,南达台湾和广东。
经济意义:经济意义 本种以吸食人、畜和蛙的血液为生,是我国水田地区重要的吸血种类,危害甚大,应设法防除。吸血时先以颚上的齿将皮肤割成1mm大小的“y”形切口,然后借助肌肉性咽头的抽吸将血液吸入体内。由于唾液腺能分泌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物质(anticoagulin)和使血管扩张的类组织胺(histamine)类物质,致使伤口流血不止,而且易被细菌感染,引起溃烂。我们可以从人工捕杀和药剂毒杀两条途径来防除水田里的日本医蛭。有些地区的农民在水田中插秧时,腰上系一个竹筒,内装卤水等杀吸血水蛭的药,一边劳动,一边将爬到身上的日本医蛭捉住放入筒内杀死。在日本医蛭繁殖季节里,寻找其产卵茧的场所,每捡一个卵茧放入药中杀死,等于消灭丁十多条蛭,更有成效。药剂毒杀可以采取结合治虫兼杀,结合施肥兼杀以及专用药剂毒杀几种办法。据研究报道,在水稻生长期,每亩用叶蝉散(又称扑灭威MIPC,2—异丙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脂)0.4—0.5kg,掺水50kg用喷雾器喷施,或掺水200kg进行泼浇。在用药24—96小时后,可毒杀医蛭约68%—93%,杀灭叶蝉和飞虱达71%—90%,对青蛙、蝌蚪、泥鳅及鳝鱼无害,对人畜毒性亦低,使用安全。每亩用有效成分90%的敌百虫结晶150g两治螟虫,也能毒杀部分医蛭。敌敌畏乳剂对医蛭的毒杀力较敌百虫高得多,当5—10ppm时存活者严重中毒,呈濒死状态。烟末中含有烟碱,是一种治虫的土农药,如以每亩15kg的用量防治螟虫,可兼杀日本医蛭。硫酸铜可防治秧田真菌引起的烂秧病,每亩用量170—200g,亦可兼杀秧田里的日本医蛭。每亩施用10—15kg氨水,6—8kg茶籽饼以及在酸性土壤中每亩1.5—2.5kg生石灰或15kg石灰氮作基肥均可兼杀大小医蛭。目前尚无专门用于杀灭水田吸血蛭的药剂,但是已知除莠剂五氯酚钠对日本医蛭有极强的毒杀能力,25ppm的浓度即可保证全部杀死。每亩用150—250g五氯酚钠,在插秧前半天或一天溶于水中均匀泼洒,或拌以不干不湿的细土撒施,同时在四周田埂辅施少量生石灰药效良好。我国宋大祥等(1965)做过不同浓度的几种杀虫剂对日本医蛭的药效试验以及五氯酚钠毒杀日本医蛭的田间小区试验。基根(Keegan et al.,1964a—b),金穆拉和基根(Kimura and Keegan,1966)在台湾做过一些杀虫剂和灭螺剂对日本医蛭的毒性研究。医蛭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主要用来治疗女子月闭、跌打损伤、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古籍上还记载有把饥饿的医蛭装入竹筒,扣在洗净的皮肤上,令其吸血,治疗赤白丹肿。现代中国药典上记载医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经、消积散淤、消肿解毒和堕胎。近来试验用活医蛭与纯蜂蜜加工制成外用药水和注射液,治疗角膜斑翳、老年白内障的初发期和膨胀期,能使混浊体逐渐透明。医蛭唾液腺中不仅含有水蛭素,还含有具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因此可以消散血栓,缓解动脉的痉挛,降低血液的粘着力,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效果明显。也有人以医蛭配合活血、解毒药,用于治疗肿瘤。近来各国开始应用吸血医蛭于显微外科,著者与湖北医学院附属二医院骨科医生彭建强等协作,在我国首次利用饥饿的日本医蛭对数例再植的断指进行治疗获得成功。一例病人是不慎被汽车发动机轧断左食指和中指的男性工人,另一例病人是被冲床打断右食指的女性工人,受伤时间均长达十多小时。断指在放大20倍的手术镜下进行了高难度的末节断指再植术。由于时隔十几个小时,离断手指短,断面不齐,只能接通动脉,无法找到静脉,造成手术后静脉血淤积。我们每日2—3次,每次用2—4条饥饿的日本医蛭对断指进行了吸血治疗,5天后断指血液循环恢复正常,颜色也由青紫转为红润,肿胀逐渐消失。经过两周的观察,断指生长良好,无细菌感染。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容易发生障碍,组织出现坏死。显微外科通常用肝素加小切口放血治疗,但病人出血多,危险性大。使用饥饿的日本医蛭吸血法可以清除断指组织中淤积的血液,防止组织坏死,并为静脉血管形成侧枝循环赢得了时间,是一种安全的、简便和经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