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Lophotrochozoa / 冠轮动物总门Annelida / 环节动物门Clitellata / 环带纲Hirudinea / 蛭亚纲Euhirudinea / 真蛭下纲Arhynchobdellida / 无吻蛭目Hirudiniformes / 医蛭亚目Haemadipsidae / 山蛭科Haemadipsa / 山蛭属Haemadipsa hainana / 海南山蛭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无吻蛭目>山蛭科>山蛭属>海南山蛭
特性标签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Annelida/环节动物门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繁殖能力强,能无性生殖,也能有性生殖。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标本采集地 海南岛陵水县吊罗山、琼海县和屯昌县。   形态 体形较大,略呈圆柱形,腹面较乎坦。体前三分之一较狭细,后三分之一最宽阔。体长23—53mm;最宽4-8mm;头部宽2—3mm;尾吸盘直径3.0-6.5mm。伸展的个体可达70mm以上。背部中央有一宽阔的淡黄色背中区,区内有3条深棕色的纵纹。中间一条较粗且连续贯穿身体,通常从眼间区一直延伸到肛门之前。两侧的纵纹细而短,似波纹状断裂成段。背中区的边缘不规则,在有的地方突向两侧的红棕色暗色区内并形成开口的或完全封闭的淡黄色圆形区。前背侧暗色区在第18、19以及23、24环,尤其在第19和24两环形成两对无色空白块。体的正侧缘各有一较窄的淡黄色纵带。腹面红棕色,仅在腹侧有黑褐色斑点散布,前后相连构成两条不明显的纵行斑纹。体分97环,节l-Ⅳ各一环;节V 2环;节Ⅵ一Ⅶ各3环;节Ⅷ4环;节Ⅸ-XXIII为完全体节,各有5环;节XXIV3环;节XXV—XXVII各一环。眼点5对,分别位于第2、3、4、5和8环的背侧。第3、4眼之间通常被一列多角形小区隔开,只有极少数个体的一侧第3、4眼之间未被多角形小区完全隔开。雄生殖孔位于节Ⅺb5/b6(即第30/31)环沟上,雌生殖孔位于节XIIb5/b6(即第35/36)环沟上,两孔相隔5环。在节XXIVa2—XXVI.(即第94—96环)的两侧缘共有3对呈三角形的小耳状突,中间一对较小。肛门在最后一环背中。体节大感器通常在第11环背部出现,但有的个体在第19环才比较清楚。往后每节中环各有一列,背、腹各6个,背中区的2个靠在两侧纵纹的外侧,暗色区内有4个。所有环上又布满淡色的小乳突,尾吸盘的背侧亦有3列。尾吸盘的腹面有辐射肋约72-73条。   嗉囊有11对盲囊,从节Ⅸ-XIX每节各有了对向两侧伸展,前工。对末端尖细且不分枝。最后一对嗉囊盲囊长而粗,从节XIX向后伸出4节。雄性生殖系统有精巢10对,前面一对较小,位于节XIII/XIV之间。贮精囊大,由粗管结成块状,右侧的常移至左侧包在阴道囊的外壁上,只有个别标本未见移至左侧。输精管连接贮精囊靠近射精球的部位。射精球较小,是一包围有腺体的橄榄形体,前面通过短的射精管连接到精管膨腔上。精管膨腔的阴茎囊较小,隐藏在很厚的前列腺层之中。卵巢囊呈卵圆形,较第一对精巢还要小得多。阴道囊粗而短,是一薄壁的肠形盲囊。阴道管细而长,从阴道囊的左前侧向前伸至节XII的腹神经索之下并通过雌孔开口向外。   鉴别特征:鉴征 体型较大,略呈圆柱形,前三分之一较狭细,后三分之一最宽阔。背部中央有一宽阔的淡黄色背中区,区内有3条深棕色的纵纹,中间一条较粗且连续贯穿身体,两侧的则短而断裂。背中区的边缘不规则,在有的地方突向两侧的红棕色暗色区内并形成开口的或完全封闭的淡黄色圆形区。前背侧暗色区上有两对无色空白块。腹面红棕色,腹侧有黑褐色斑点散布。贮精囊由粗管结成块状,右侧的常移至左侧包在阴道囊外壁上。   生物学:生态 本种每年8—9月和11—12月有两次产卵期。在产卵期内每隔5—7天产下一个卵茧,接连可产4—6个卵茧。卵茧大小为12—14mm×11—12mm。外层呈蜂窝状,是五龟形或六角形的一个个碗状的窝。山蛭的卵茧外层的结构与医蛭、金线蛭等的卵茧不同,它的窝与窝之间有壁,而医蛭卵茧的外层只留有短柱状支架。如不计外层;卵茧内层的大小为8—10mm×6—8mm。卵茧在初产期时为半透明,后转为棕褐色或咖啡色,经1—2个月孵出幼蛭。幼蛭背部的花纹与成体完全一致,第3、4眼之间尚无小区隔开或仅一侧有分隔。体长7.0-8.3mm,体宽1.3—1.5mm。尾吸盘的后端钝圆,前端略窄尖,呈桃形、前后径较长,其大小为1.4—1.7mm×1.5—1.8mm。幼蛭吸饱一次血液后可长到12mm长、2mm宽,再吸饱一次血后约长到20mm长、4mm宽。栖息于中部及东部山区的山溪旁、竹林及低洼地,随着胶园成林后山蛭逐渐扩展而隐蔽在潮湿的石块、腐木,干牛粪、草丛基部、土壤裂缝中。阔叶、矮草及粘土地面较细长叶草下和沙土地面更适于山蛭的生活。山蛭多在清晨、夜间活动,特别是雨后最活跃(该地区的年降雨量约为1800mm),干旱季节则不易找到。   国内分布:海南岛中部及东部陵水、琼海和屯昌。   经济意义:经济意义 本种为我国海南岛热带垦区危害胶工身体健康的一种主要有害动物,常于晨间自地面侵害正在胶园割胶的工人。危害严重的地区,每个胶工在一次约3.5—4小时的割胶过程中经常受到数十至百余条山蛭的侵袭。通常叮咬胶工的腿足部,有时亦爬至身体其它部位叮咬,尤其是手指间、脚背被咬成的伤口又常常引来几十条山蛭爬到其上面吸血。吸血时间长达半小时至两小时之久,不但使伤口流失大量血液,而且还可引起溃疡、烂脚等病症。胶工由于怕受山蛭的危害,割胶时思想不集中而快割快跑,致伤胶树增加,不但减少胶乳产量而且影响胶树的健康。有时山蛭竟爬到课室、宿舍、伙房、洗澡房内,甚至爬到幼儿园小孩的脸上。根据热带橡胶园里山蛭的发生与危害胶工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驱避带固定于胶工割胶时所穿的半统胶靴外,是一种防止山蛭侵袭人体的有效方法。因为这样既不会因接触皮肤而产生药害,又可以避免因胶工每天涂抹驱避剂带来的各种麻烦,所以深受广大胶工的欢迎。所谓驱避带是用40cm长,3—5cm宽的旧劳动布浸泡或涂抹各种剂型的驱避剂。浸泡时,将每根布条全部浸透驱避剂再拧干,每根布条用药量约15ml。如系膏剂,则可把驱避膏剂均匀涂抹于布条的一面,至布条上全部覆盖一层薄的药膏为止,每布条用药3g左右。将上述布条的两端缝接成圆形套筒,套在胶工所穿胶靴近靴口的外面,以阻挡山蛭自胶靴爬上人体吸血。根据试验结果得知,马来酰亚胺配成30%的丙酮稀释液浸泡布条驱避效果最好,驱避时间长达27.7天(平均天数)。此药对人体皮肤产生药害,故不用来直接涂抹皮肤。驱避剂混入的中间体不同,驱避效果也有所不同。如间一甲苯甲酰替哌啶、对一甲苯甲酰替哌啶与凡士林混合,平均有效驱避时间分别为8.7天和7.7天,比采用其他配合物使用时所达到的最长的驱避天数(20.3天及17天)要少10天左右。最近,海南岛试用广州驱蚊灵的下脚料浸布条防避山蛭,一次浸泡的驱避时间为5—7天,但在浸药布条和胶靴之间需夹一层塑料布,以防胶靴发生增厚。由于使用下脚料,大大降低了费用,更有利于推广应用。国外报道驱避山蛭的药剂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苯酸苄酯(benzyl benzoate)和二乙基甲苯甲酰胺(diethyl—toluamide,DEET)。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甲苯甲酰替哌啶(N—totuyl piper.idine,NBP)的效果均高于DMP和r)EET(包括二乙基邻甲苯酰胺、二乙基间甲苯酰胺和二乙基对甲苯酰胺三种)。美国军人曾在南洋群岛婆罗洲的北部试用M—1960、M—2065和20663种复合驱避剂,取得良好的效果。M—1960是由N—丁基乙酰替苯胺(N—butylacetanilid)、苯酸苄酯(benzyl benzoate)和2—丁基—2—乙基—1,3-丙烷二醇(2—butyl—2—ethyl—1,3—propanedi01)各30%,外加10%的吐温80乳化剂混合而成(Audy et al,1954)。M—2065和M—2066是由十一碳烯酸(undecylenie acid)、N—丁基—4—环己烷—1,2—羰基亚胺(N—buty—4—cyclohexene-1,2一carboximide)各29%(M-2065)或29.66%(M—2066)加林丹(高丙体六六六,lindane)3%(M-2065)或1%(M—2066),分别与10%的吐温80乳化剂混合而成(Walton et al,1956)。以上3种药剂在使用时都以一份药剂加11份水稀释,将衣服和短袜等放入稀释药液中浸透。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药害,干燥之后再用肥皂和水洗,并在使用前用温水冲3次,这样在连续不断的热带雨林条件下,3种药剂均能起到防避山蛭的作用(Faust et al,1964)。山蛭同时也侵袭牛群,在一头牛体上可多到百余条山蛭爬着吸血,在1—2小时内,饱食血液后自动脱落,所以放牧的牛群是山蛭扩展范围的主要途径,必须加以重视。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