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nidaria / 刺胞动物门Scyphozoa / 钵水母纲Discomedusae / 圆盘水母亚纲Semaeostomeae / 旗口水母目Cyaneidae / 霞水母科Cyanea / 霞水母属Cyanea nozakii / 白色霞水母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霞水母属>白色霞水母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有市售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nidaria/刺胞动物门水母类的简略描述。   体呈辐射或两辐对称,仅具二胚层,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伞部扁平呈圆盘状,伞径200—300mm,大型个体的直径可达400—600mm。外伞表面平滑,近中央的伞顶上有许多密集的刺胞丛隆起。伞缘有16个缘瓣。8个感觉器位于8个浅凹缘瓣之间。感觉器为棱形,其远端具有1个豆形状的平衡囊。没有眼点。内伞部纵辐位有8束U形的触手,每束触手的数目很多,分几排排列。一般较粗的触手靠近中央处,而较细的触手靠近伞缘。有16束放射肌,在主辐和纵辐部形成十几条并行的隆起,环肌隆起显著形成16部分。口呈十字形,口腕非常发达,长度超过伞部半径,两侧构成复杂的皱褶。中央胃囊宽,约为伞径的1/3,从胃囊发出16条辐射管,在纵辐位发出的8条,通过环肌束丛后即分叉。所有16条辐射管的分枝,在缘瓣处彼此联合构成网状。无环管。生殖下穴有纽曲状和生殖腺,位于胃壁上(图120)。   生物学:生活时,在外伞部和口腕处呈乳白色或浅褐色,生殖腺为淡黄褐色,触手淡红色。   本种为近海常见暖水性的大型水母。夏季常大量密集于黄海、东海各河口区水域,尤其黄海群体更密集,常堵塞渔网网眼,把网涨裂,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渔民称它为“烂(虫宅)”。   国外分布:太平洋西北部海域,日本,朝鲜。   国内分布:我国的黄渤海、东海、南海;。   其它信息: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山东(烟台、青岛),江苏(吕泗),浙江(舟山)等海域。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