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Caridina/米虾属虾类的简略描述。
第一腹肢内肢大多均呈叶形卵圆形,雌雄同形但雌性更小更细长。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额角(图128a)狭而末端尖,呈剑状,通常伸至或超出第1触角柄的末端;上缘平直,基部稍稍的隆起,具14—23齿,等距离的由基部一直分布到额角的末端,基部有3—4齿位于眼眶后缘的头胸甲上;下缘具2—5齿。头胸甲的前侧角圆,无颊刺。
尾节(图1281))背面具5—6对活动刺,后端圆,背面中央具一圆突。侧刺较粗大,约为外后刺的4倍,稍长于间刺。间刺3对,以外侧者较为粗大,中央一对较为短小。肛前脊末端具1刺。
第1触角(图128c)柄刺短,稍超出眼末,约为第1节的0.82倍,第1节约为第2节的1.6倍,第2与第3节近等长。第2触角(图128d)鳞片长约为宽的3.9倍。第1颚足(图128h)内肢的外末角具1角状突起。第3颚足(图128i)伸至或超出第1触角柄第3节的末端。末节稍短于末2节,末2节长于末3节,末节末端爪状,末腹缘具6—7枚短刺。
第1步足(图128j)短而粗壮,约伸至眼的末缘;座节稍少于长节的1/2.5,长节长于腕节,但短于螯,腕节的末端前缘深凹,长为宽的1.3—1.9倍,短于螯,指节为掌长的1.1~1.3倍,螯长为宽的2.3—2.5倍。第2步足(图128k)较细长,约伸至第1触角柄第2节的末部或稍超出;座节约为长节的1/2,长节稍短于腕节,腕节长于螯,前缘稍凹陷,长为末端宽的3.6—4.5倍,螯长为宽的2.5—3.0倍,指节为掌部的1.7—1.8倍。第3步足(图128l)超出第1触角柄的末端;长节约为腕节的1.9倍,腹缘具4刺,腕节约为掌节的0.6倍,腹缘具1排小刺,末腹角的刺大,掌节长为末端宽的9.6—10.1倍,为指节的3.6—4.0倍,指节(图128m)长为宽的3.8—4.0倍,腹缘具5—6个活动刺。第5步足(图128n)约伸至第1触角柄第2节的中部;长节约为腕节的1.4倍,腹缘具4刺,腕节长于掌节的1/2,腹缘具1排小刺,末腹角具1大刺,掌节长为末端宽的9.8—10.2倍,为指节的3.2—4.2倍,指节(图128o)长为宽的3.5—4.5倍,腹缘具28—34个疏状刺。
雄性第1腹肢内肢(图128p)呈叶状,基部宽末部尖,略呈三角形,长为宽的2.1—2.4倍,外缘的刚毛明显的长于内缘;内附肢长而宽大,由内侧末端1/3处伸出,约有一半超出内肢的末端,其内末缘具小钩。第2腹肢雄附肢(图128q)细长,呈短棒状,长约为宽的4倍强,末部和内腹侧均具大刺;内附肢由雄附肢的基部伸出,达雄附肢的中部附近,其内侧末端具许多小钩。
尾肢外肢的端叶缝(图128r)具15—19个活动刺。
大小:体长 为19—24mm。卵径为0.56mm—0.62mm×0.84mm—0.90mm。
生境信息:生态 本种为华南和华东南部淡水的主要经济米虾,各地极为常见,尤以海南、两广和福建东南地区为多。栖息于湖泊、河流及溪流中,多在通海河流的河口区生活,也能在山溪中见到它的踪迹,春末夏初普遍都已抱卵,产量较大。
国外分布:越南。
国内分布: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湖南。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 本种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华南沿海诸省,并可向内分布到华中地区的湖南与贵州交界等处。在广西沿海各地产量丰富,和海南一样,是该省最重要的经济匙指虾。在经由北越流来的龙州河中,产量颇丰。由此推定,本种可随着溪流上溯,广泛地分布到北越各地。Dang(1975)报道越南一新种米虾Caridina flavilineata Dang,蔡奕雄等1999认为它是属越南的1个地方性种类。然而,作者却认为应是前者。根据查看从越南各地得到的标本证实,Dang在插图中所显示的额角长度、额齿的分布、尾节末端刺的数目、第1、2对步足螯和腕节的长宽比、第3、5对步足的指节长宽比和腹缘刺数、雄性第1腹肢内肢和雄附肢的形状与长度比例及卵径的大小等等所有的特征,均与喻氏描述的剑额米虾Caridina lanceifrons Yu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