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无刺鳐Anacanthobatis nanhaiensi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Chondrichthyes / 软骨鱼纲Elasmobranchii / 板鳃亚纲Batoidea / 鳐下纲Rajomorphii / 鳐总目Rajiformes / 鳐目Anacanthobatidae / 无鳍鳐科Anacanthobatis / 无鳍鳐属Anacanthobatis nanhaiensis / 南海无刺鳐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鳐目>无鳍鳐科>无鳍鳐属>南海无刺鳐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荤食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ondrichthyes/软骨鱼纲鱼类的简略描述。   内骨骼由软骨组成,常钙化,无真骨组织;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测量标本2尾;全长 295-348 mm;采自珠江口外海。   体盘前部三角形,后部圆形,前缘斜直,雌体吻端薄而细尖,而雄体则稍厚而钝   尖,吻端具一丝状短突起。尾细短,前部平扁,后部近方形,侧皮褶很低,尾长约为体盘长的2/3。皮肤光滑无结刺。   体盘宽大于体盘长;体盘长比吻长约大2.4-2.5倍;吻长比眼径约大7.8-8.2倍。两眼间隔约等于眼径。喷水孔紧位于眼后,约为眼径的1/3。雄鱼的口前吻长与口宽之比约为4.7,雌鱼的则为5.4。雄鱼的口前吻长与鼻间隔之比约为5,而雌鱼则为6.3。第五鳃孔间距宽约比第三鳃孔大5倍。   前鼻瓣宽大,圆形袋盖状突出,伸达口隅,后缘细裂,鼻间隔后缘广圆形凹入,后鼻瓣前半部作半环形突出于外侧形成入水孔,其后内缘有2个小三角形突出。口中大,平横,稍波曲。下颌口角后外侧有一弧形唇沟。腭膜发达,两侧圆形突出,后缘细裂,中央圆形凹入。齿细小,菱形,后缘中央有一向后小尖突,铺石状排列,上颌齿暴露,下颌齿中央暴露,上下颌齿每行约28-34个。   胸鳍前延,延伸至近吻端外侧,前角和后角钝圆。腹鳍腹面前部平扁,分化为“腿足”状构造,中部直角弯曲似膝状,后部末端有3尖突呈足趾状,适于掘土;腹鳍前部内缘与尾部愈合,有一褶桐,仅后部游离,其外缘游离呈圆弧形。鳍脚前部细长,后部   膨大外弯呈脚状,末端尖突,背面精沟较宽。无背鳍。尾鳍微小狭长,上叶比下叶长而稍高。   背面淡褐色,黏液管开孔呈深褐色小点,在吻区眼前及脊柱两侧各呈纵行排列;胸鳍前缘及后外侧有2行,均呈斜行排列。尾部后方及尾鳍上叶褐色。腹面灰白色,腹鳍后缘浅灰色。   雄体胸部中后方外侧有3纵列白色小圆斑,内列5-6个,外列2-5个,内两纵列每一圆斑中央有凹洼,其前缘向后突出1-4个透明皮须,呈三角形或丝状向后突起。   Ishihara (1984)采集4尾加里曼丹无刺鳐A. borneensis,共2雄2雌,其中雄成鱼全长551 mm,幼雄鱼全长528 mm;雌成鱼全长594 rim,幼雌鱼全长445 mm,认为该种雌体及雄幼体腹鳍后瓣外缘与胸鳍愈合,雄成鱼则分离;据此认为南海无刺鳐A.nanhaiensis全长295mm是该种幼体。但Chan W. L. (1965)定新种A. boreensis时,依据1尾全长317 mm的雄成鱼标本描述,腹鳍后瓣外缘与胸鳍分离;我们采到该种标   本2尾,雌全长329 mm;雄全长348mm已是成鱼。故Ishihara所观察全长528 mm认为是雄幼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作者认为南海无刺鳐除与该种腹鳍后瓣与胸鳍愈合不同外,尚有下列特征不同:口前吻长为口宽4.7(♂)-5.4(♀)倍,吻长为眼径的7.8-8.2倍,眼间隔约等于眼径,尾长为体盘长的2/3;而加里曼丹无刺鳐口前吻长为口宽的3.3-3.6倍,吻长为眼径的6.8-7.1倍,眼间隔大于眼径,尾长为体盘长的4/5;综上所述认为是新种。   国内分布:中国分布于南海。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