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鲷科
Acropomatidae
生物学分类
Biota / 生物区
Neomura / 新壁总域
Eukaryota / 真核域
Animalia / 动物界
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
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
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
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
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
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
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
Teleostei / 真骨下纲
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
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
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
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
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
Ctenosquamata / 栉鳞派
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
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
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
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
Acropomatiformes / 发光鲷目
Acropomatidae / 发光鲷科
中文
学名
精简
详细
…
>
脊索动物门
>
辐鳍鱼纲
>
发光鲷目
>
发光鲷科
特性标签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
Actinopteri/辐鳍鱼纲
鱼类的简略描述。 体被硬鳞、圆鳞、或带鳞。偶鳍,无内鼻孔,绝大多数种类具鳔。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分布状况:本科鱼类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中国台湾地区发光鲷科计有鱼种13种。 形态特征:体延长,长椭圆形,侧扁;背部轮廓弧形,腹部轮廓与其同型。头中大。眼中大。口大,斜裂;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呈绒毛状齿,舌上有或无齿。体被弱栉鳞;侧线完全。背鳍有二个,分离,第一背鳍硬棘VII—X棘,第二背鳍具0-I棘及8-10软条;臀鳍具II或III棘及7-9软条;尾鳍叉形。本科分类尚有争议,依据Nelson(2006)报导本科中包括发光鲷属(Acropoma
)、拟发光鲷属(Apogonops
)、赤鲑属(Doederleinia
)、软鱼属(Malakichthys
)、拟尖棘鲷(Pseudohowella
)、尖牙鲈属(Synagrops
)、新鯥属(Neoscombrops
)及尖牙发光鲷属(Verilus
);而花鲷属(
Symphysanodon/愈牙鮨属
)独立成科;另外包括一直具争议之尖棘鲷(Howella
)则置于真鲈科(Percichthyidae);多锯鲈属(Polyprion
)及坚鳞鲈属(Stereolepis
),也独立成多锯鲈科(Polyprionidae)。因此本科目前有8属31种左右,台湾纪录5属13种。 生态描述:近沿岸大陆棚斜坡底层中小型鱼类,一般栖息深度在50-200公尺间,有些种类可达500公尺以上。发光鲷属鱼种于胸鳍下方具发光器。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等为食。
中文
学名
图文
简略
发光鲷科内类别
Acropomatidae 发光鲷科
NaN. PLACEHOLDER-发光鲷科
[0]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