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矮鰕虎Pandaka pygmae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Gobiaria / 鰕虎鱼总目Gobiiformes / 鰕虎目Gobioidei / 鰕虎亚目Oxudercidae / 背眼鰕虎科Gobionellinae / 小鰕虎亚科Gobionellini / 小鰕虎族Pandaka / 矮鰕虎属Pandaka pygmaea / 菲律宾矮鰕虎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鰕虎目>背眼鰕虎科>矮鰕虎属>菲律宾矮鰕虎
aaa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Oxudercidae/背眼鰕虎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较Gobiidae/鰕虎科无明显形态特征,为分子系统学所划分,海水淡水均有。   以下摘自《Fishbase》,由ClaudeAI翻译:   分布状况:亚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最初报道于菲律宾黎刹省的马拉本河,该地区目前已经被围垦。根据参考文献6216,该物种也在巴拉望外的库利昂岛/Culion Island海域被采集到。近期在巴厘岛(1991年)、苏拉威西岛(1988年)和新加坡(1992年)也有采集记录(M. Kottelat个人通讯)。   生境信息:这是最小的淡水鱼类之一:雄鱼在体长9毫米时即可成熟,雌鱼在15毫米时成熟。该物种曾经栖息在菲律宾吕宋岛黎刹省马拉本河的阴暗河岸;然而,模式产地已被围垦,该地区剩余的水域已严重污染;该物种在菲律宾被认为已经灭绝(Rainer Froese个人通讯,2004年)。据报道该物种于1958年被引入德国;在水族箱中拍摄到了该鱼的彩色照片。在印度尼西亚的咸水和红树林区域也有发现(M. Kottelat个人通讯)。   繁衍习性:可能是非护卵型鱼类(RF)。
鱼友评论